日前,宁波产权交易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的服务存量资产盘活处置、纾困助企降低交易成本的举措,发布了实施细则,主动担起作为全市产权交易平台的稳企责任,助力全市国资国企存量资产盘活处置,努力降低中小企业交易成本。
“在疫情的影响下,不少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,上半年中心已调整了收费标准。”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张静表示,“截至5月底,仅国企租赁项目服务费较调整前降低近40万元。”产交中心负责人多次主动沟通市国资委相关处室,针对当前企业“资产盘活难,资金压力大”的痛点难点,精准制定对应措施,并积极推动落实:
一是建立工作专班,提供精准服务。为各类主体存量资产盘活处置开辟绿色通道,通过线上线下、全方位多渠道的推广措施,提高资产成交率和溢价率,推动存量资产盘活交易更加规范、高效、便捷。
二是对接金融资源,助企融资难题。中心拟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供应链融资服务,根据平台成交采购合同为中小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,目前已成功对接中国银行、中信银行、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。
三是引入电子保函,降低资金占用,阳光采购平台新提供线上全流程开具保函服务,为中小微企业减少资金占用。同时通过系统自动启动预警,银行自动批量处置,确保及时退款。
四是减免服务收费,降低交易成本。中心拟在一定期间内,向各类市场主体,分类提供部分项目服务费优惠,同时免费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产权交易培训、政策咨询、项目推介等服务,免收信息发布费用。
目前,上述措施已陆续实施。